在学习中的实践本体论

在学习中的实践本体论

怎么走出实践的第一步?这是人在进行实践时需要面对的问题。在无从下手的焦虑中,这是其问题所在。

理论是抽象的,现实是复杂的

从生产方式再到阶级斗争,从辩证唯物主义再到历史唯物主义,马克思主义往往是从宏观层面总结规律,可是人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是具体的人与事,在这中间需要一个 由此及彼的过程

问题的一开始似是感性认识的到先初步判断的现象问题,问题出现不断,理性认识问题的本质所在。

由浅入深的考察团先生们

教员以此所举的例子是外来的考察团先生前来了解中国共产党,开始是看到延安的各种房屋、地形,后是接触了许多人,参加了会议,听到了各种说话,再看到了各种文件,最后得出结论: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能够成功的”。

实践的由浅入深是辩证唯物论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,列宁认为:“需要有革命的理论,才能有革命的实践”,教员则提出:“革命战争是民众的事,常常不是先学好了再干,而是干起来再学习,干就是学习”,二者是辩证统一的。

学习总要坐着写作业吧

就这方面的问题,我曾跟朋友讨论过:

我一直在想(提高成绩)怎么迈出第一步...

要想提高成绩总得先写作业吧

你觉不觉得1个月的时间把分数提上来(进入重点班)?

有点难吧,最多只能做到一科精通,其余及格的样子

学习中的实践本体论是在理解,复习,刷题的学习实践中形成的,行动起来,才可实现。

译本还是原本,文档还是笔记

教员留在国内探索,认为有以下三点好处:

  • 1.看译本较原本快迅得多,可于较短的时间求到较多的知识。
  • 2. 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,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,要占个半壁的地位。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。吾 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,再到西洋留学 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。
  • 3. 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,当然脱不开“中国”这个地盘。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,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,及研究。这层工夫,如果留在出洋回来的时候做,因人事及生活的关系;恐怕有些困难。不如在现在做了,一来无方才所说的困难;二来又可携带些经验到西洋去,考察时可以借资比较。

教员把时间留在了中国,向下实践,走向了社会的底层,中国的穷乡僻壤,广大的劳动人民。

新故事即将发生
回答【博客作者呀,我想采访你这 9 个问题!】

评论区

评论加载中...